日本地震学:这栋政府大楼倒了 却赢得了讚嘆
来源:亚洲购房网作者:李佩云时间:2016/5/6
扫一扫,随时看
身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,日本与台湾一样是个多地震、多颱风的岛链国家,日本每年有感地震超过1500次,有鑑于此,日本相当重视建筑安全,在防震方面,日本政府採取了建筑结构性加固措施,大多数日本建筑可以防御8级以下地震,所以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损毁较小。此外,在每次灾后的检讨重点中,聚焦的往往是大楼倒塌的真正成因为何,并列为重点项目予以改进探究。
为何日本方面会如此重视建筑安全,其原因可追溯至过往的血泪教训:一场1923年的关东7.9级大震,死亡人数超过14万人,日本痛定思痛,要求建造房屋时,必须计算防震程度;1995年的阪神大震,6500多人死亡、30万人无家可归,日本政府迅速颁布强制性建筑防震标准——《建筑基准法》,明确规定:建筑必须能抵抗7级以上的强震。于是,日本新建筑均严格按照标准修建,老建筑也按照评估加固。
2011年3月11日,日本东北地区发生芮氏9级大地震,但被震毁的房屋,屈指可数。以至于不少屋子虽然被海浪冲到太平洋,依然完好地漂泊在海面上。对此,《纽约时报》给予了高度评价:「日本严格的建筑规范,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。如果地震发生在其他人口密集的国家,或许已经有数万人在地震中遇难。」
对于高强度的抗震建筑,日本祭出了严格措施,一旦建商偷工减料、钻营取巧不单单是罚款了事,还得面临牢狱之灾。不过就算是在如此严厉监督的情况下,还是出了意外。4月16日,熊本发生7.3级强震,受损的建筑不少,但垮掉的并不多,而熊本县宇土市政府大楼却有4层部分发生坍塌,整栋大楼摇摇欲倾。
你或许会以为日本民眾会对此大发雷霆,认为市府大楼竟如此「不堪一击」,但事实却是日本民眾对此表示理解,一些民眾对政府还不吝溢美之词。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栋市政府大楼之所以「报废」,是因为它是建于1965年的51岁高龄楼房。早在13年前的耐震诊断中,就被专家评定为「无法抵抗烈度6以上的地震」,只能拆掉重建。但由于财政紧张,同时期需要进行耐震改建的建筑物较多,只能优先进行学校抗震加固,而是政府大楼一拖就是13年之久。
简单地说,就是学校优先,政府大楼让步。在日本人看来,「其他房子可以倒,但学校不可以倒」。日本文部省关于加固校舍的文件中称:「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」。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:杀人的不是地震,而是建筑。而自2001年以来的10年内,日本共发生芮氏6.5级以上地震18次,累计死亡人数113人,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。日本校舍如此强悍,得益于他们在阪神大地震后的「校舍补强计划」。在大灾难发生时,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,因为这里绝对是最安全的。
本网注明“来源:亚洲购房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亚洲购房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亚洲购房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标签:日本地震,建筑,防震
上一篇:要懂得享受日本的食品... 下一篇:在日本如何看病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