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家电企业转型的内在奥秘
来源:亚洲购房网作者:亚洲购房网时间:2016/6/6

扫一扫,随时看
今天日本企业在全球家电产业的转型和发展现状,就是中国家电产业的明天。对于所有身陷市场乱局之战中的家电厂商来说,不要被一时困境吓倒,更不要因一时乱局迷茫,而是要追根溯源,回归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本质,先练好自己的基本功。
同样是日本企业,为什么松下要卖掉三洋白电主动进行B2B转型,东芝要卖掉家电业务跨界进入工业电气等新领域,而索尼却仍然坚守在消费电子业务上谋求转型?
同样在中国市场,为什么松下、东芝的白电业务日渐式微,一度被认为只有退出一条路;而索尼、夏普的黑电业务仍然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受到很多富裕阶层的青睐?
日企为什么?同样的日本企业,如今在全球家电市场的表现,索尼、松下、东芝、夏普等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差异。如今的东芝,正身陷过去几年的利润造假丑闻之中,其一直坚守的家电业务,已经在今年与来自中国的美的集团达成股权转让协议,中国美的成为日本东芝家电业务的新东家。
虽然松下早在几年前便主动在全球实施经营业务从B2C向B2B转型,果断在并购三洋之后将其家电业务陆续出售,并将三洋品牌全面对外出租,由此让企业在遭遇持续巨亏之后,迎来新的活力。不可否认,在全球白色家电市场上,松下已经被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对手们强势挤压。今年,松下更是对此前提出的百年之时营收10万亿日元目标进行修整。当前,松下家电业务最大的主战场就只剩下日本。
拥有百年历史的夏普终于在今年,成为原本只是下游合作伙伴的台湾富士康集团收购对象,目前日本夏普将迎来首位华人社长。这家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企业,一直是富士康这家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"代工大王"心仪对象,被认为是富士康从代工业务向自有品牌转型的关键一役。
尽管近年来一直在中国遭遇"被破产"谣言骚扰,但索尼却用自己实实在在动作,让那些造谣者无处藏身。在经历过去3年多围绕消费电子主业的内部变革之后,索尼在去年成功打响一场翻身仗,营业利润达到2942亿日元。
梳理索尼转型,并不复杂,没有跨界进入到其它领域,也没有从消费端向商用端转型,而是专注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变革,经营效率提升,经营业务的重新梳理,出售个人笔记本电脑等一些非主营业务,实现了经营管理的变革;同时继续强化在数码影音、游戏娱乐、家庭娱乐等主业的做强做精,通过聚焦好产品,瞄准高品质和年轻消费者群体,实现经营业绩的扭转和利润的持续提升。
中企怎么干?梳理不同日本家电企业的各自表现,对于当前正在谋求从过去的扩张式发展,野蛮式经营,进入非扩张式发展、精细化发展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,具体两个方面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:第一,为什么在全球白电市场上,日企被不断挤压,而在黑电市场上日企仍占一席之地。
因为,全球白电产业一直都是受到制造规模和价格营销驱动,在这方面中国和韩国企业当前拥有更明显的优势,从而在全球白电取代日本企业地位;而全球黑电产业的音视频产品,一直都是受到芯片等核心技术驱动。没有自己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,虽然一时能在规模上超越日本企业,但在话语权上仍是模仿者和追随者。说白了,未来无论是黑电还是白电,没有技术话语权,就没有在全球市场竞争秩序和游戏规则的定义权。所以,作为想在全球家电产业持续发展、领跑,并谋求取得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来说,还是要掌握一些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,还是要建立和完成自己的技术研发队伍和体系构建。第二,无论是松下转型、索尼变革,他们都是主动实施,并在经历巨亏后迎来可靠盈利。
其实,对于任何企业来说,业绩的亏损还是盈利只是企业经营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阶段性成果。梳理这两家日本企业的变化,当前的盈利最大动力不是得益于外部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变化,而是取决于企业内部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的提升。
坚决砍掉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,在有竞争力的业务上持续深耕,做强做大。比如说松下砍掉等离子电视、退出液晶面板,以及索尼卖掉个人笔记本电脑等等,都是通过做减法的方式实现在核心业务上的加法扩张。
尺有所短寸有所长。对于当前正借助智能化浪潮,启动新一轮多元化业务扩张和发展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,如何既做减法又做加法,是一门大学习。其实所有企业经营和竞争的最高境界:
就是做自己最善长的事情,在自己认定的业务和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,将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交给合作伙伴去。以更开放、共享的心态,迎接时代的变化和挑战。
本网注明“来源:亚洲购房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亚洲购房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亚洲购房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标签:日本家电企业转型的内在奥秘
上一篇:经济学家:入境游对日本零售业的刺激正...
下一篇:在大阪租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...